2024年7月14日至7月16日,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次作为挂靠单位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院积极响应学校推进“6352”工程和“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下的探索。在郑南宁院士的带领下,汉中市人社局彭局长、闫主任、冀主任的亲切指导下,学院18名硕博研究生组建 “党史学习教育团”和“乡村振兴促进团” 两支队伍顺利赴陕西省汉中市深入当地开展实践调研。
深入学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历史文化,重走习总书记考察路线,参观了汉中市博物馆,感受“汉”字深深镌刻的中国历史文化;前往“中国十大魅力茶乡”的宁强县玉皇观千山茶园,了解当地“茶旅融合”的特色农业;前往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和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感受了独特的羌族文化魅力;还考察了充满活力的宁强县工业园区,走访了汉江源头的汉水源村,郑南宁院士在望江楼前冒雨为队员们加油打气,鼓励大家以“具身学习”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在参观结束后人工智能学院师生与汉中市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的各位领导,基层大学生、高层次人才代表开展座谈,就汉中市乡村振兴发展成就、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本次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千山茶园在茶山中建立了星空房和火锅一条街,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的新道路;宁强县王晓琴同志以羌族文化传承为基础,发展培育特色羌绣产业,累计培养8000多名绣娘,带动1000多人灵活就业。然而,在乡村振兴中,高素质劳动者、高技术生产资料、创新性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并非易事,在本次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了推进新质生产力,特别是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振兴的困境。
一、劳动者困境:高层次人才不了解乡村情况,乡村振兴工作无法吸引高素质劳动者。例如,在茶山上很难有鲁棒的采摘机器人能够稳定运行,科研工作者若未进行现场调研可能会脱离实际、异想天开。 二、劳动资料困境:新型生产工具难以进入乡村,培训和掌握也存在困难。以羌绣传统手工艺为例,如果要利用生成式大模型实现"一键换装"这样的数字技术,不仅需要研发和计算设备,还需要培训技术人员,这个过程充满挑战。三、劳动对象的困境:特色产业还在探索阶段,多数依靠扶持,很难发展壮大。以文创产业为例,虽然许多地方都在尝试发展,但真正能形成规模、持续盈利的还很少,大多数仍然依赖政府扶持。
通过“具身学习”式的社会实践体验,人工智能学院的师生们立足自身专业及地区特征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在改善面临的劳动者困境时,需加强多方交流,推动社会实践和远程"技术讨论"会议,而劳动资料困境则需要深入了解乡村共性需求,汇聚现有资源,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解决问题。最后在面临的劳动对象困境方面,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摸清特色产业发展的共性规律,发掘优质赛道的统计数据特征,这将有助于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真正有潜力的特色产业,减少盲目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他指出,"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论证了新质生产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而经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伍对乡村振兴有了更进一步实践性的清晰认识,对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特别是人工智能人才和新型生产工具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见解。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在西迁精神的引领下,人工智能学院师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力量,将始终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开发更多实用、高效的智能化应用,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用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奋力做出交大人、AI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