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教育非为过去、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郑南宁院士在“提问与猜想”活动闭幕式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3-12-11    点击量:

今天的活动充满了创造的气氛,早上没能到活动现场感受,我感到十分遗憾。我们知道:教育非为过去、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在于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培养我们事业的接班人。而大学最大的创新是什么?是在于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科研项目。

问题是科学的始点,而猜想是创造的动力源泉。一个问题对于学科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在每个时代都有他自己特有的问题。一个学科存在问题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缺乏问题则预示着这个学科的衰落。而正是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才能够发现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新观点和新方法。因此,解决问题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前面所谈到的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人才培养。这里有一个非常朴实而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培养了什么样的人,就把什么样的世界留给了后人。我们期待着人类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着阳光、和谐、人与自然,是一种生态融合共同发展和进步的世界。

人类正在面临着一些全球性的挑战。可能参赛的选手们以及领队老师们在这样一个初冬的时期来到西安,却感觉西安的气候像刚入秋一样温暖,这是全球变暖的体现。而如何应对全球变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另外,人工智能当前正在发生一系列令人激动而又深刻的变化。目前人工智能触动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模型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人工智能的应用。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取决于三个基本的要素,那就是数据、算法和算力。到本世纪中叶,这个星球上40%-50%的能源都要用于大模型的训练,这样的消耗是人类不可承受之重。解决人类持续增长算力需求需要创新!这个创新需要寻找新的计算基材。新的计算基材和现在使用的硅基不一样,那么就需要到物质世界中寻找能够替代当前硅材料的计算基材,这就是问题的提出。

往往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依赖着一种直觉,而直觉的背后其实就是猜想。猜想来源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不是简单的掌握知识,一个同学聪明不意味着他就具有创造力。在创造力的培养中,我们更鼓励我们的同学,去天马行空地思考,去打破约定俗成的一些所谓的学科的基本观点。猜想也是一种想象,它并不等同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反而比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我们现在所理解和了解的一切,而想象力涵盖了整个世界。它包含着我们未来所要知道了解的一切。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中,特别是在本科生培养中,更需要去培养同学们提问、猜想、想象。我在从事人才培养这几十年的生涯中,和本科生交流时总怀着一种敬畏,因为相比硕士生和博士生有学科的研究方向的限制,本科生提问题是没有边界条件的。

教育部拔尖计划中有“提问与猜想”这样一个活动非常好。它能够使得我们在人才培养中,更多地去关注青年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天马行空、敢于提出问题。最后祝愿所有来参赛的同学们和领队的老师,期待你们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希望同学们回去以后,把这次参加活动的体验升华为自己未来学习中一种探索、一种创造、一种敢于提问题的精神。谢谢大家。

背景资料:“提问与猜想”活动是拔尖计划2.0建设活动之一,旨在引导学生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现和提出原创性问题、应答挑战性问题。作为拔尖计划实施的常态化活动,“提问与猜想”计划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引导他们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基础学科前沿,勇于提出原创性问题,以思维创新、方法创新、理论创新探索未知。为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促进拔尖学生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12月8日—9日,第三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提问与猜想”线下评审展示交流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并致辞。

(2023年12月9日,根据录音整理)